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小鼠衰老模型研究
    1991(2):101-103.
    [摘要](1474) [HTML](0) [PDF 229.98 K](2042) [Cited by](219)
    摘要:
    采用D-半乳糖0.12 mg/g给3个月龄ICR小鼠眼球后注射一个月,与同龄鼠比较,发现脑中B型单胺氧化酶活力增高42.8%,Na~ /K~ -ATP酶活力下降28.6%;在其脑、心、肝组织中脂褐质含量分别增加46%、38%和16%;在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增高39%,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下降8.6%;此外,胸腺重量明显下降,这些变化与21月龄鼠接近,表明该方法可造成一个较好的动物衰老模型。
    2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2001(3):3-7.
    [摘要](1407) [HTML](0) [PDF 175.52 K](2269) [Cited by](89)
    摘要:
    简要地综述了纳米科技及纳米药物的发展,阐明了纳米中药的进出、纳米中药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制备技术,介绍了用特种高分子化合物解决纳米中药的制备及阻止其聚集的设想。
    3  人工虫草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2000(1):55-57.
    [摘要](1282) [HTML](0) [PDF 117.48 K](2464) [Cited by](68)
    摘要:
    采用碳粒廓清法、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法及溶血素试验法 ,观察人工虫草多糖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虫草胞内及胞外多糖能显著地增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胞内多糖并能显著地增加小鼠耳肿胀度 ,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提高溶血素水平 ,提示人工虫草胞内多糖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
    4  党参化学成分研究
    2001(2):14-15.
    [摘要](1447) [HTML](0) [PDF 103.97 K](2373) [Cited by](54)
    摘要:
    目的 对党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水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从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通过波谱解析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自党参水提物的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得4个化合物。结论 除文献报道过的苍术内酯Ⅲ(atrctylenolideⅢ)外,还首次从党参中分到香豆素类成分白芷内酯(angelicin),补骨脂内酯(psoralen)和琥珀酸(succinic acid)。
    5  紫菜多糖的抗凝血和降血脂作用
    1990(6):358-360.
    [摘要](1280) [HTML](0) [PDF 200.57 K](2049) [Cited by](53)
    摘要:
    紫菜多糖不仅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活性,而且能降低血液粘滞度,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有预防高胆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胆固醇血症形成的作用。
    6  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995(4):252-256.
    [摘要](1178) [HTML](0) [PDF 380.29 K](1607) [Cited by](50)
    摘要:
    雷公藤属植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环氧二萜类、三萜类和生物碱类。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研究状况。
    7  茶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分析及降血脂作用
    1991(4):225-228.
    [摘要](1215) [HTML](0) [PDF 282.00 K](1879) [Cited by](49)
    摘要:
    茶叶经甲醇回流,热水提取,Sevag法去蛋白,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纯化茶叶多糖(T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其为均一多糖,凝胶过滤法测得其平均分子量为91 000。气相色谱分析含L-岩藻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其摩尔比为0.23:1.04:0.62:2.43:1.00。纸层析表明含葡萄糖醛酸,其含量为80%。原子吸收光谱表明TP富含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动物实验表明TP具有降血脂作用:腹腔注射25 mg/kg和50 mg/kg,正常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下降18%和24%;口服50 mg/kg和100 mg/kg,可明显对抗小鼠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下降34%和43%;口服22.5 mg/kg×10d和45 mg/kg×10 d,可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下降12%和17%,甘油三酯含量降低15%和2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6%和2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增加26%。
    8  人参皂甙Rg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999(2):55-57.
    [摘要](883) [HTML](0) [PDF 113.94 K](1842) [Cited by](48)
    摘要:
    对人参皂甙Rg3的免疫功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g3能明显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免疫器官重量、血清溶血素含量、脾淋巴细胞转化和NK活性,其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人参皂甙Rg3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9  山药水溶性多糖的化学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1994(6):369-370+370+372.
    [摘要](1333) [HTML](0) [PDF 241.21 K](1897) [Cited by](47)
    摘要:
    山药经热水提取、去蛋白、乙醇沉淀,SephadexG-100纯化得山药多糖(RP),分子量为8.1×104。气相色谱分析RP主要含葡萄糖及少量岩藻糖。经过碘酸氧化及Smith降解后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分的摩尔比为岩藻糖-丙三醇-赤藓醇是1:1.24:6.42,证明RP主要由带有分枝的1→4连接的吡喃糖苷骨架构成,同时含有少量1→3键型的岩藻糖。该多糖能降低维生素CNADPH及Fe(2+)-半胱氨酸诱发的微粒体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并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自由基(O(2-))及Fenton反应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有清除作用。
    10  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4(3):73-76.
    [摘要](1087) [HTML](0) [PDF 215.98 K](2002) [Cited by](46)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水溶性的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灌胃给药,观测其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脑梗塞范围和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和NO水平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25 mg/kg)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脑梗塞范围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丹参酮ⅡA亦能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SOD活力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并使脑组织NO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11  西红花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2001(4):68-71.
    [摘要](1079) [HTML](0) [PDF 153.51 K](1975) [Cited by](43)
    摘要:
    目的 探讨西红花提取物中西红花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H2O2和Vc-Fe^2 系统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西红花酸对H2O2系统的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能抑制肝匀浆自氧化和Vc-Fe^2 系统羟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对肝线粒体也有保护作用。结论 西红花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12  葛根总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1997(5):58-60.
    [摘要](1025) [HTML](0) [PDF 115.58 K](1772) [Cited by](41)
    摘要:
    葛根总黄酮500,1000mg/kg,连续po7d,能显著对抗反复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Ca2+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Ca2+-ATP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还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呼吸持续时间。
    13  木香的药效学研究
    2001(2):66-68.
    [摘要](1285) [HTML](0) [PDF 129.95 K](1839) [Cited by](41)
    摘要:
    目的 寻找控制木香质量的有效成分。方法 对木香药材的不同提取物以及木香中的两个单体化合物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进行了消化道的药理学研究。结果 ig给木香水提物(1.4g/kg,4.2g/kg)和木香烃内酯(9mg/kg,27mg/kg)对小白鼠的肠蠕动具有抑制作用;熊去胆酸(100mg/kg)、木香水提物组(540mg/kg)、木香醇提物组(480mg/kg)、木香烃内酯组(100mg/kg)、去氢木香内酯组(100mg/kg)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均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且醇提物要比水提物作用强,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利胆作用很强,可视为木香中的主要利胆成分。结论 木香烃内酯可作为木香质量控制的有效成分。
    14  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2002(1):50-52.
    [摘要](983) [HTML](0) [PDF 124.87 K](1941) [Cited by](40)
    摘要: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取新生1-3d SD大鼠头盖骨用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第3代细胞经MTT法、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淫羊藿总黄酮1-10μg/ml浓度具有显著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提高矿化结节形成数量的作用。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具有促进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作用。
    15  雷公藤巴布剂透皮吸收研究
    1994(3):141-144.
    [摘要](1090) [HTML](0) [PDF 277.26 K](1770) [Cited by](39)
    摘要:
    用雷公藤甲素的3H标记物作示踪剂,研究了雷公藤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的离体皮肤渗透速率及辅料对其影响,在体透皮吸收速率及其在体内分布和不同剂量的血药浓度时程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平均渗透速率为8.03±1.98(小鼠皮肤)和7.54±1.83(家兔)ng/cm2·。其值大于橡皮膏(4.23±0.66ng/cm2·h)和丙烯酸树酯(4.35±0.94mg/cm·h)贴剂。在体试验表明,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透皮吸收速率为7.51±0.32ng/cm2·h;不同剂量的巴布剂,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关系。
    16  三十种药材对照品红外光谱的研究
    1996(1):24-28.
    [摘要](988) [HTML](0) [PDF 297.06 K](2069) [Cited by](39)
    摘要:
    红外光谱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植物药及其伪品的鉴别。本文用统一的提取分离方法对灵芝、苦地丁、罂粟壳、延胡索、枳实、枳壳、陈皮、黄柏、白鲜皮、吴茱萸、佛手、夏枯草、薄荷、丹参、黄芩、益母草、紫苏叶、荆芥、野菊花、茵陈、苍术、北苍术、白术、木香、红花、紫菀、牛蒡子、墨旱莲、千里光和天麻三十种药材对照品进行处理,然后分别测定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三十种药材对照品均分别具有独特的红外光谱特征,根据其光谱特征可以准确地加以鉴别。
    17  丹参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1999(6):13-18.
    [摘要](1163) [HTML](0) [PDF 185.71 K](2072) [Cited by](38)
    摘要:
    采用国产大孔树脂 ,Sephadex LH - 2 0对丹参注射剂及丹参饮片的温水浸提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中共分离得到丹参素及九个寡聚咖啡酸类化合物 .运用高分辨波谱对其碳、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并探讨了后生产物的形成机制
    18  白花蛇舌草不同提取工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赵浩如 李瑞 等
    2002(6).
    [摘要](1316) [HTML](0) [PDF 157.42 K](2219) [Cited by](38)
    摘要:
    目的 为研制低毒高效的抗癌制剂,确定不同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汤剂,亲脂提取物,粗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脱脂水提醇沉法分别制备了白花蛇舌草汤剂,亲脂提取物和粗多糖,用S-180细胞植入小鼠作为模型。进行了抑制肿瘤的试验。结果 白花蛇舌草的水提液(汤剂)对S-180肿瘤细胞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水溶性的多糖和亲脂提取物对S-180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抑瘤的同时,多糖部分具有对化学损伤的保护作用;水溶性的多糖和亲脂提取物合并给药并未显示协同抗肿瘤活性。结论 白花蛇舌草的脂溶性部位和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应用前景。分别提取比简单的水提取效果好。
    19  人工虫草菌丝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
    1993(1):39-42.
    [摘要](1207) [HTML](0) [PDF 287.33 K](1023) [Cited by](37)
    摘要:
    人工虫草菌丝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到多糖粗制品(CHWc),产率6.67%,再经DEAE-Toyopearl 650 M柱层析,即得多糖精品(CHWp),产率1.71%,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得其分子量为3.2×10~4。纸层析(PPC)和气相层析(GLC)分析显示CHWp含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其克分子比值为1.0:2.7:1.8。口服给予CHWc剂量在500 mg/kg时对正常小鼠无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而腹腔给予CHWc,剂量在100 mg/kg和50 mg/kg时,对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和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小鼠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20  贝母类中药的镇咳祛痰作用研究
    1993(6):360-362.
    [摘要](1458) [HTML](0) [PDF 196.46 K](1891) [Cited by](37)
    摘要:
    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11种商品贝母的乙醇提取物部分、总生物碱部分和总皂甙部分作了镇咳和祛痰药理作用筛选。结果表明各种贝母的总碱部分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总皂甙部分具有非常显著的祛痰作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友情链接